建发房产逆势奔跑 旗下三大上市公司齐发力
文/乐居财经魏薇
2022年,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。房企经营面临重重考验,行业洗牌加速。但这样的行情下,却有一些企业做到了逆势向上。
(资料图)
3月30日,建发房产旗下房地产投资业务主体建发国际(01908.HK)披露2022年全年业绩。公告内容显示,在行业持续承压之下,建发国际却做到了有品质的增长,显示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
报告期内,建发国际实现收入996.35亿元,同比增82.6%,毛利152.19亿元,同比增长67.6%,归属股东净利润49.33亿元,同比增38.9%。
业绩向好之下,建发国际公布,拟于2023年7月7日派末期息每股1.3港元。
拿地聚焦核心城市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对房企来说,优质的土储是业绩增长的重要基石。
自2021年市场下行开始,多家房企减少甚至是停止拿地,此时的建发国际抢占时机加速入场,将业务布局扩展到了全国70余座城市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2022年建发国际的新增项目中,91%位于一二线城市。截至报告期末,其土地储备总可销售面积约达1,620.4万平方米,共计251个项目。
建发国际表示,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,其将坚持高流动性的资产结构布局,围绕获取“流动性高+利润优+地段好”项目的投资策略,深耕经济增长好、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及强三线城市。
优质而充足的土地储备,有力支撑了建发国际的销售业绩。在克而瑞2022年度的销售榜单中,建发国际已跃进前十。将时间拉长来看,可发现近年来,建发国际的行业排名连年进阶。
有数据显示,2022年商品房市场出现了有统计数据以来最大幅度下跌,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2%。而建发国际在期内的全口径销售金额约1,691亿元,同比增加约3%,远优于行业均值。
财务状况保持稳健
2022年,行业融资与销售均进入下行阶段,全年非银融资规模腰斩,海外债、信托融资受阻严重。资金链成了掣肘房企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在这方面,稳健的财务表现带给了建发国际更多逆势向上的底气和动力。“三道红线”出台后,建发国际得益于自身良好的运营周转及母公司建发房产的强大后盾,已连续多年保持三线绿档水平。
截至2022年末,建发国际的资产总值达3,934.63亿元,银行及手头现金约502.8亿元,相较于2021年底的483.5亿元增加约4.0%。一年内到期的借款约59亿元,现金短债比5.5倍。期末净负债权益比率约52.6%,相比于2021年底的62.9%下降约10.3个百分点。
此外,其在2022年交付的物业总建面约为464.62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33.5%。2022年,建发国际全口径回款金额约1,622亿元,回款比例96%,回款比例多年保持在90%以上。
多业务协同发展
在地产开发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,建发房产旗下的其他业务板块录得了高质增长。
其麾下物业板块—建发物业(02156.HK),实现期内营业收入约22.91亿元,同比增长约47.1%。毛利约为5.37亿元,同比增加约37.9%;毛利率约为23.4%。净利润约为2.51亿元,同比增长约56.2%;归母净利润约为2.47亿元,同比增长约55.1%。
在管面积方面,建发物业在期末的合约建筑面积约为9,056万平方米,合约项目数量584个,同比分别增长约22.6%及19.4%;在管建筑面积达约4,620万平方米,在管项目数量353个,同比分别增长约39.8%及26.1%。
综上可以发现,建发物业正在从规模扩张为主向有质量的增长转变。截至期末,建发物业的业务范围已经覆盖中国16个省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60个城市,在管项目353个,覆盖28个城市,逾280,000户家庭。
此外,2021年12月,建发国际完成了对合诚股份(603909.SH)的收购。据悉,合诚股份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主要从事工程监理、设计咨询、试验检测、维修加固等,与建发国际的主营房开业务契合度高,可形成较高的协同效应,有助于提升其房开业务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能力,进而增强建发国际的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。
日前,“合诚股份”已更名为“建发合诚”。2022年,是建发合诚并表建发国际的第一个完整年度。这一年,建发合诚实现营业收入12.61亿元,增幅49.87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,669.85万元,增幅40.25%。
2023年,随着房地产再度被重申为“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”,有业内人士预期,今年将是行业筑底回暖的一年,地产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周期。
而凭借稳健的投资策略,健康的财务状况、优质多元化业务协同等竞争优势,建发房产无疑已占有先机。